第四十四章购买‘雨前青’的茶商“那大人的意思是?”刘老板追问道。齐征笑了笑:“本官的意思是,生意可以谈,但规矩也要讲。既然大家都想要这批‘雨前青’,那咱们就来个……公平竞争!”“公平竞争?”众人都是一愣。“没错。”齐征手指敲着桌子,“陆羽茶庄不是出价五十文一斤吗?那好,从今天起,三天为限,所有想要采购‘雨前青’的茶商,都可以来县衙登记报价。谁出的价格高,这批茶就优先卖给谁!价高者得,童叟无欺!”“当然,”他补充道,“为了保证茶农的利益,报价不得低于四十五文一斤。而且无论是谁中标,都必须签订契约,保证及时付款,不得拖欠茶农一分钱!”这个提议一出,大堂里顿时炸开了锅!本地茶行的老板们喜出望外,他们虽然比不上陆羽茶庄财大气粗,但在本地经营多年,对行情更了解,只要价格合理,肯定能争上一争。外地来的茶商们也心思活络起来,价高者得,意味着他们也有机会拿到货。“齐大人英明!”“这个办法好!公平!”“我出五十一文!”“我出五十二文!”刚才还群情激愤的大堂瞬间变成了热闹的竞价场。县丞和主簿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意外的神色。他们显然没想到,齐征会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。只有师爷,看着齐征那平静的侧脸,心里隐隐觉得,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。这位年轻的大人,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?齐征看着堂下热闹的景象,嘴角勾起一种似有若无的弧度。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。把水搅浑,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批“雨前青”上。他倒要看看,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内鬼,面对这个局面会不会露出什么马脚?他又将如何向苏州那边传递消息?而苏州那边那位户部侍郎周大人,还有陆羽茶庄的东家,得知这个“公平竞争”的消息后,又会有何反应?是恼羞成怒采取更激烈的手段?还是暂时隐忍,另寻他法?齐征感觉自己撒下的网,已经开始收紧了。接下来就看谁先沉不住气了。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,目光深邃地望向大堂之外。平江县的天要变了。县衙大堂内,竞价声此起彼伏,好比一个热闹的菜市场。“五十三文!我们安溪宏源茶行要一万斤!”一个尖嘴猴腮的外地茶商跳着脚喊道,生怕别人抢了先。“呸!五十三文就想拿一万斤?做梦!”本地的刘老板唾了一口,“我祥记茶行出五十四文!先要八千斤!”“五十五文!”“五十五文半!”银钱的数目不断攀升,虽然只是几文钱的差距,但乘以数万斤的总量,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商人们个个面红耳赤,为了利润寸土不让,将人性中那点贪婪和计较展现得淋漓尽致。齐征端坐堂上,面带微笑,好似真的在为这“公平竞争”带来的商机感到高兴。他的目光却如鹰隼般,不动声色地掠过堂下每一个人,特别是站在人群稍后位置,看似在维持秩序,实则眼神闪烁的县丞张茂和主簿李奎。张茂是个年近五十的胖子,平日里总是笑呵呵的,一副弥勒佛的样子,但此刻他的笑容有些僵硬,额头上沁出了一层细汗,手指不自觉地捻着衣角。李奎则是个瘦高中年,平日里沉默寡言,像个闷葫芦,此刻他低着头,好像对眼前的竞价漠不关心,但齐征注意到,他的眼角余光,总是有意无意地瞟向自己,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探究和紧张。师爷站在齐征下首,拿着纸笔记录着各家的报价,手却微微有些发抖。他显然也感觉到了这不同寻常的气氛,只是不敢多问。“肃静!”齐征突然一拍惊堂木,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。大堂里立刻安静下来,所有人都看向他。“各位的心情,本官理解。但这竞价,也要有个章法。这样吧,今日先登记各位的初步意向和报价。明日、后日,各位可以继续来县衙更新报价。后天傍晚截止,价高者得。具体的茶叶品质、交割方式、付款期限,我们都要白纸黑字写清楚,立下契约。”他拿起毛笔似乎是想亲自拟定契约条款,笔尖在纸上顿了顿,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看向县丞张茂:“张县丞,这契约拟定的事情你经验丰富就由你来主笔吧。务必写得详尽周全既要保证交易公平,也要维护我平江茶农的利益,不得有误。”张茂听到齐征点他的名,身体明显一僵脸上挤出笑容:“是,是,大人放心,下官一定办好。”齐征又转向主簿李奎:“李主簿,你负责核对各家商号的资质和保证金缴纳情况,确保参与竞价的都是正经商人,且有履约能力。”李奎也连忙躬身应道:“下官遵命。”将任务分派下去,齐征便宣布暂时休堂,让商人们先回去准备明日再来。商人们议论纷纷地散去,大堂里很快恢复了平静。齐征却没有立刻离开,他端起已经凉了的茶水慢慢啜饮着,目光幽深地看着张茂和李奎二人离去的背影。刚才他故意将拟定契约这个关键任务交给张茂,就是一次试探。契约条款的拟定,直接关系到这批“雨前青”最终的流向和交易细节。如果张茂是内鬼,他会不会在契约上做手脚?或者借此机会,向苏州方面传递更详细的信息?而让李奎负责核对资质,也是在观察他的反应。如果他和某些“特殊”的商号有所勾结,会不会在审核时放水?现在就看他们接下来的动作了。接下来的两天县衙门口依旧热闹非凡。各路茶商为了抢到那批低价的“雨前青”,使出了浑身解数,报价一路攀升很快就突破了六十文,甚至有人喊出了六十五文的高价,这已经远远超出了“雨前青”本身的价值。显然这背后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竞争了。齐征乐得看他们争斗,每日只是按时升堂,听取报价,偶尔点评几句,却始终不置可否,将悬念留到最后。暗地里柳如是派出去的人手,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调查。关于那枚玛瑙纽扣城里的铺子都没见过类似的款式,线索暂时中断了。而那支淬毒黑箭和毒药的检验也困难重重,只能初步判断可能来自南疆,具体成分不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