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章奉旨前来……齐征的政绩,自然也通过各种渠道,传到了京城,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。这天,齐征正在县衙后院,和尹蕙兰、秦采薇一起,欣赏着新做出来的一套“嫦娥奔月”泥塑,人物造型优美,色彩搭配也颇为讲究。“相公,你看这嫦娥,捏得多美。”秦采薇拿起泥塑,爱不释手。尹蕙兰也笑着说:“是啊,咱们县百姓的手艺,真是越来越巧了,这都多亏了相公。”齐征看着两个妻子脸上的笑容,心里暖洋洋的。他正想说些什么,忽然,前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师爷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,脸上带着惊慌和不解。“大,大人!不好了!”师爷上气不接下气。齐征眉头一皱:“慌什么?慢慢说,出什么事了?”师爷咽了口唾沫,嘴唇有些发颤:“京,京里来人了!是钦差!打着龙旗,带着仪仗,说是,说是奉旨前来……”“钦差?”齐征心里咯噔一下。他治理平江县,自认勤勉有加,政绩斐然,但也得罪了不少人,行事手段也颇为强硬。这钦差突然到来,是福是祸?“来的是谁?可知所谓何事?”齐征迅速冷静下来,追问道。师爷摆摆手,脸色更加苍白:“不知道是哪位大人,也没说具体事由,只说奉旨巡查平江,点名要见您……现在,人已经快到县衙门口了!”齐征屏气凝神,脑子里飞快地转着。钦差?这个时候来平江县,绝非偶然。是皇帝想看看他这个新科状元治理地方的成果,还是朝中那些被他动了蛋糕的人在背后搞鬼?“蕙兰,采薇,你们先回后堂,不要出来。”齐征迅速吩咐道,脸上看不出丝毫慌乱。他又转向师爷:“马上通知县丞、主簿,还有柳主事,让他们立刻到县衙前堂集合,穿好官服,准备迎接钦差大人。”师爷擦了把冷汗,连声应着,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。齐征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,迈步向前院走去。不管来者何意,他都必须沉着应对。平江县如今的局面,是他一手打造,他有底气。县衙门口,早已被衙役们清出一条通道。远处,一队人马缓缓靠近,明黄色的龙旗在风中招展,格外醒目。前面是鸣锣开道的兵士,中间是一顶八抬大轿,四周簇拥着神情肃穆的禁军护卫,气势逼人。周围的百姓远远地看着,大气都不敢出,平江县许久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了。齐征带着县丞、主簿、柳如是等人,肃立在县衙门前。轿子停稳,帘子被掀开,一个身穿绯红色官袍,须发微白,面容清癯的老者,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走了出来。他眼神锐利,扫视了一圈,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。“下官平江县令齐征,恭迎钦差大人!”齐征上前一步,躬身行礼。县丞、主簿等人也跟着跪拜:“恭迎钦差大人!”那老者嗯了一声,声音平淡:“本官,都察院左都御史何正清,奉皇命巡查平江,齐县令,平身吧。”都察院左都御史?齐征心里一凛,这可是个位高权重的言官,专门负责纠察百官,权力极大。看来这次巡查,绝不简单。“谢何大人。”齐征起身,侧身让开,“何大人一路辛苦,请入衙内奉茶。”何正清也不客气,迈步走入县衙。齐征紧随其后,县丞等人大气不敢出地跟在后面。进入大堂,分宾主落座。衙役奉上茶水。何正清端起茶杯,轻轻吹了吹,却没有喝,只是开门见山地问道:“齐县令,本官奉旨而来,巡查平江吏治、民生、经济诸项事宜,你可有准备?”齐征:“回何大人,平江县各项事务,皆有账册文书可查。下官自上任以来,夙夜匪懈,不敢有丝毫怠慢。大人若要查阅,下官随时可以呈上。”何正清放下茶杯:“文书账册,本官自会细看。不过本官更想亲眼看看,如今的平江县,究竟是何模样。听说齐县令上任之后,平江县变化颇大?”齐征:“大人明鉴,下官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。平江县能有今日,皆赖皇上恩泽,以及全县百姓的共同努力。大人若有兴趣,下官愿陪同大人,在县内各处走走。”何正清点了点头:“也好,那就走吧。”一行人出了县衙,齐征在前引路,何正清不紧不慢地跟着,他带来的随行官员和护卫则簇拥在四周。走在平江县的主街上,何正清锐利的目光四处打量。街道宽阔平整,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,茶馆、酒楼、布庄、杂货铺,应有尽有,人来人往,虽热闹却不混乱,更不见乞丐流民。“这条路,是新修的?”何正清忽然问道。齐征:“是。下官上任后,发现县内道路多有破损,影响商贸和百姓出行,便筹集资金,进行了修缮和扩建。”“筹集资金?县衙财政,如此宽裕?”何正清追问。齐征坦然道:“县衙财政有限,大部分资金,是向县内富商乡绅募集而来。修路通商,他们亦能获利,故而都愿意慷慨解囊。”他巧妙地避开了“强制”二字。何正清不置可否,继续往前走。路过一家挂着“平江泥塑”招牌的店铺,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、憨态可掬的泥人,不少客人在挑选购买。“这是?”何正清驻足。齐征笑着解释:“这是平江县新近发展的营生,泥塑。用本地黏土制作,由县学孩童带动,如今已是家家户户都能做的手艺。不仅百姓多了收入,也成了咱们平江县的一个特色。”何正清拿起一个捏着毛笔的Q版书生泥人,看了看,随口问道:“此物售价几何?税收如何?”齐征对答如流,报上价格和税收比例,数据清晰,显然是做足了功课。随后齐征又引着何正清去了茶叶作坊和码头。茶叶作坊里,茶香四溢,工人们正在忙碌地进行炒茶、筛选、包装等工序,井然有序。何正清询问了茶叶的产量、销路和茶农的收入情况,齐征一一作答。到了码头,更是让何正清有些意外。原本他想象中地方码头应有的脏乱差,在这里完全看不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