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雨南坐在自行车后座,迎面吹来的风带着几分凉意。她忍不住哼起了小曲,心情愉悦得像只欢快的小鸟。
“哼什么哼,下乡有什么好高兴的。”沈巧云一边蹬着车,一边没好气地说道,“你以为下乡是来玩的?等你尝到苦头就知道了。”
孙雨南撇撇嘴,继续哼着歌。她倒要看看,这农村到底有多苦。托金手指的福,她现在力气大得很,就算是干农活应该也不在话下。
“你就嘚瑟吧,”沈巧云冷哼一声,“等你见识过蚊虫叮咬、烈日暴晒,看你还笑得出来不。”
城里的道路看起来还挺整洁顺畅,但一进入乡间小道,颠簸就接踵而至。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子,自行车轮每碾过一处,都让孙雨南感受到一阵剧烈的震动。
“哎哟!”孙雨南惊呼一声,屁股被颠得生疼,再也笑不出来了。她紧紧抓住沈巧云的衣服,生怕自己被甩下去。
“让你得意,这才哪到哪。”沈巧云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幸灾乐祸。
农忙时节,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。有的弯腰割麦,有的挑着担子来回奔波,还有的在田埂上休息。阳光毒辣,晒得人睁不开眼。
汗水顺着脸颊滑落,孙雨南抬手擦了擦额头。这才刚到,就已经感受到了农村的不易。她暗自叹了口气,心里那点小得意早就烟消云散了。
到了二姥爷家,只有二姥姥一人在厨房忙活。锅里飘出阵阵香气,但更多的是咸菜的味道。
“巧云来了?”二姥姥放下手中的活计,“我这就去叫你二爸。”
“不用了她二姥姥。”沈巧云拉住她,两人躲在厨房嘀嘀咕咕。时不时传来压低的说话声,还夹杂着几声叹息。
孙雨南站在院子里,看着沈巧云时不时指着自己的动作,心里暗笑。八成在说自己的坏话,不过她也不在意,放下行李后开始打量这个陌生的环境。
院子不大,一角堆着些柴火,另一边是个简陋的猪圈。墙角种着几棵葱,叶子被晒得有些发黄。屋檐下挂着几串红辣椒,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。
沈家三兄弟中,沈巧云的父亲是老大,解放后在城里药厂找到工作,成了城里人。剩下两个叔叔则留在老家务农。虽然分居两地,但沈老大每年都会回来祭祖,兄弟感情一直不错。
沈巧云把孙雨南安顿好后就急匆匆地走了,连午饭都没吃。临走时欲言又止,最后只是叮嘱了一句:“你要是受不了,就跟二姥姥说。”
“小南啊,你先收拾收拾,等下午我让大舅给你找点活计干。”二姥姥热情地说道,还特意给她盛了一碗肉汤。
孙雨南点点头,跟着进了屋。屋里光线不太好,但比她想象中要干净整洁。墙上贴着几张泛黄的报纸,床头放着一盏煤油灯。
房间比城里的宽敞,但三个人挤一张床还是有些拥挤。她打开背包,里面只有两件换洗衣服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,很快就收拾完毕。
“二姥姥,咱们这儿有知青吗?”孙雨南溜进厨房打探消息。灶台上的火苗跳动着,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。
“这片山区压根儿见不到一个知青的影子,”二姥姥一边添柴一边说,“不过你放心,规矩都差不多,听队长安排就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