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大娘笑,“我们这里哪有什么习俗?这大队的人,原本都是从天南地北逃难过来的,大多数人的习俗都不一样,倒是老东家……”
说到这里彭大娘像是意识到什么,猛地一顿,抬眼看见风知意好像没听到似的,在跟丫丫商量用哪根头绳,暗自松了口气,若无其事地道,“那就做年糕吧。年糕能吃久一些,用料少些,也容易做些。”
风知意帮彭丫丫编着辫子的手不明显地顿了顿,也若无其事地问,“那这里的年糕是怎么做的?我能帮忙做什么吗?”
“不用,才一点东西,我自己来就行。”彭大娘看了眼她全身上下都崭新的衣服,“你今天要去上工吗?”
到冬天,大队里的农活只是少,不是没有。还有种冬萝卜白菜、积肥造肥、清理改造鱼塘、冬修水利,还有冬小麦、油菜等农作物的田间管理,甚至牲畜保暖越冬工作等活儿。
不过这些活儿都不多,都是壮劳力领去做了,妇女小孩一般不出门,顶多在家里做做不赚工分的手工私下换钱换东西,或者储藏腌制过冬的食物。
知青不是当地人,没有这些事,只能跟壮劳力一起去干这些又苦又累又脏的室外活。风知意昨天就跟着去挖了一天的沟河,又脏又累不说,挖的量才赚到了3个工分,她再也不想去了。
所以,她今天打算,“一会我去看看能不能接到鸡鸭场或养猪场的活。”
“那你可记得在外面加件罩衣……”彭大娘的话还没说完,外面就传来了敲锣的声音由远而近。
三人静了静,竖起耳朵倾听,听到是大队长又在通知社员们8点去大食堂开会。
彭大娘立马问,“现在几点了?怎么一大清早的要开会。”
风知意抬手看了看智脑版的手表,“七点一刻。应该是有什么事要说吧。”
那就还有三刻钟,彭大娘赶紧麻利地煮了锅红薯粥,然后三人配着蒸熟的红薯把早饭吃了赶过去。
一路上,不停遇到从家里出来往大食堂那边赶的人,渐渐地,就三五成群地结伴,边闲聊边往食堂那边去。
风知意和彭大娘三人身边,也逐渐聚集了一群大婶子小嫂子——
“哟,这是丫丫吗?”媒婆方婶子看着已隐隐有亭亭玉立趋势的彭丫丫,眼睛冒光地职业病犯了,“一段时间不见,都快长成水灵灵的大姑娘了!”
“可不是!”何家大嫂子斜着眼、瞅着彭丫丫无比眼红,“这半年里,丫丫眼见就跟变人个人似的。这长肉长个了不说,连脸都白嫩了不少,稀疏的黄毛头发都变得乌黑发亮!”
有婶子看着彭丫丫赞同点头,“丫丫确实看着清爽利索多了!”
有大婶子不客气地直接上手摸了摸彭丫丫的头发,“果然顺滑不少啊!这辫子扎的,可真漂亮!”
说着,还不太温柔地翻了翻她的头发,“哟,居然连虱子虱卵都没了!看着可真干净!”
“能不干净吗?”住在彭大娘隔壁左边的柳家嫂子酸溜溜地说,“我看到陈知青隔三差五地给丫丫洗头洗澡,那么精贵的香皂,可使劲地往丫丫头上抹呢!”